热门搜索: 兵马俑 汉阳陵 碑林 法门寺
Yanan
延川布堆画

基本信息

名称 延川布堆画 区域 陕北
类型 图画 特点 夸张变形、意象生动、想像奇特

延川布堆画简介

       陕西延川布堆画源自广泛流行于当地民间的拨花,原为枕头顶、裹肚、鞋面、垫肩、钱包、烟袋包上的装饰物。其创作材料为棉纺织土布,染以青、赤、黄、白、黑诸色,以民间传说、戏剧人物、民俗生活、花鸟禽兽为题材,运用纯民间的复合造型法,进行贴块、拼接、镶花、堆叠、缝合,制作出极具特色的图案。画面大多夸张变形、意象生动、想像奇特、堪称陕西一绝。布堆画,又称拨花、撂花、布贴画,流传历史悠悠,是延川民间艺术中的珍品。它起源于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由妇女们给孩子衣服打补丁演化而来,小孩子在会爬或初学走路阶段,裤子的膝盖,衫子的肘头最易磨破,需打补丁。一些心灵手巧,爱好美观整洁的妇女,对补洞生出一种新思路,即据洞口大小将补丁剪成适宜装饰的各种图形,选择宜于搭配的各色布,缝缀上去,获得一举两得之效。这种做法,不断自发传播,并由此得到启发,扩大了应用范围,逐渐应用于衣肩、衣兜、披肩、鞋头、裤脚,形成了一种装饰新招数,于是不再局限于补破洞,而且图案花样也变名。巧妇们不仅给孩子做老虎帽、狮子鞋,而且选用各种吉祥喜庆图案,给新婚男女做布堆画枕头顶,有《鱼戏莲》、《石榴结子》、《胖娃娃》等,蕴藏着恩爱和睦、生育称心之意;也有做成《孙悟空》、《小老虎》、《小狗》、当作礼物送人,表示友谊和庆贺。这就是最初朦胧的布堆画。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妇女对美的认识领域进一步拓宽,竭力构思他们崇尚生殖繁衍、神灵保佑、吉祥如意的图画,揭示人类产生、生存以及发展变化的奥秘。20世纪80年代初,冯山云率先搜集、整理研究民间广为流传的布堆画艺术,在此基础上立求创新,使这朵生根民间、隐居野外的珍异奇葩,大放光彩,引人注目。

      1992年,延川镇成立民间艺术开发研究中心。1994年6月18日成立延川县布堆画协会。协会坚持每年举办4至5期布堆画创作培训班,不断培养扶植艺术新人。此后镇文化站干部成为协会的台柱子,负责艺术指导。至1995年,会员增至40余人,创作出布堆画作品500余幅,并予以分类建档。2001年9月至12月,全国著名的民俗文化学者、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靳之林先生和陕北艺术家冯山云先生前往延川小程村采风。发现此处民间艺术的非风之处,继而转入考古、搜集、研究、指导培训,为时达3个月之久。期间,选出28位民间艺术家。随后,延川黄河原生态文化保护发展协会经美国福特基金会资助,在延川县人民政府的鼎力支持下,创建了小程民间艺术村。2002年2月至2004年6月,又创建了碾畔黄河原生态民俗文化博物馆。涌现出了高凤莲、刘洁琼、郭如林、刘小娟、袁随花等一大批布堆画艺术家。

艺术图册

Yanan
Yan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