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上午,根据陕西省科技厅相关工作要求,陕西省陶质及彩绘文物保护修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验收评审专家会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工程中心)依托单位――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召开。
本次验收评审专家会组织单位为陕西省科技厅,主管单位为陕西省文物局,验收专家组由上海大学罗宏杰教授、山东大学马清林教授、天津大学张加万教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刘克成教授、陕西历史博物馆王炜林研究员、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马涛研究员、西北工业大学杨军昌教授组成。工程中心共建单位专家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鲁晓珂研究员、西安交通大学和玲教授、西北大学杨璐副教授、陕西师范大学金普军副教授共同出席会议。陕西省科技厅资源配置与管理处副处长范孟慧、社会发展处副处长王强、基础研究处 副调研员高云和项目主管张岩实,陕西省文物局博物馆处(科技处)调研员孔昱、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院长侯宁彬、副院长郭向东、工程中心负责人周铁、科研规划部主任张卫星、文物保护部主任夏寅以及文物保护部相关人员等参会。
与会专家、领导对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一号坑开放修复区、文物保护部各实验室、K9901开放修复室及丽山园新建实验室进行了实地考察,听取了工程中心自2012年组建以来的运行情况汇报,以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验收原则与要求为考量标准,经过讨论后一致认为:工程中心以陶质彩绘文物保护修复为切入点,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建立了相应的标准规范,承担了许多重要科研项目,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工程中心面向行业开展了相关成果的推广应用,不仅引领了陕西省的陶质彩绘文物保护工作,也将成果辐射到了省外各个单位,实现了最初筹建时的行业辐射带动目标;在各方支持下,对比最初筹建之时,工程中心的运行管理制度和工作条件保障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文物保护工作涉及各个学科,文博单位开放合作,与科研院所共同建设,可以加强相关基础研究能力,进一步促使文物保护工作向更高水平发展,工程中心由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与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共同组建,在这方面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整体来看,工程中心超额完成了最初筹建时的目标任务,一致同意通过验收。
与会专家还为工程中心今后的发展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罗宏杰教授、刘克成教授等多位专家提出,目前文化遗产领域的国家级工程中心仅有以敦煌研究院为依托的国家古代壁画与土遗址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而陕西省陶质及彩绘文物保护修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保护理念、保护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保护研究成果等方面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建议能在省科技厅的支持帮助下申请建设国家级工程中心,今后的研究工作也要向更深、更广的层次延伸,建立起更加完整的保护工作体系。马清林教授建议在今后的工作中,各个共建单位要继续通力合作,建立持续稳定的人才培养机制。王炜林研究员提出,应当进一步推广已经建立的行业规范、行业标准,使其在文物保护实践工作中发挥出应有作用。杨军昌教授提出,工程中心的实际工作范围已经不仅仅是针对陶质彩绘文物,还涉及到了其他类型文物以及考古发掘现场保护等工作,今后的发展要站在全球化视野高度下布局谋划,若能与西北工业大学发起的“一带一路”文化遗产国际合作联盟合作,必将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验收专家组组长张加万教授还提出,今后应当进一步发掘与各大院校的合作潜力,凝练文物保护研究所面临的重大科技需求,吸引科研工作者共同研究,创新合作机制,不要拘泥于条条框框,以新思路做好制度保障,激发科研人员积极性,创造更好的科研环境,让更多的人愿意沉下心来做研究,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进一步发展。
范孟慧副处长对工程中心的工作成绩给予了肯定,针对专家建议为工程中心的下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并与孔昱调研员共同表示,今后会在各方面对工程中心的建设发展予以支持,推动工程中心建设迈向更高水平。
文 杨莹
图 张天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