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兵马俑 汉阳陵 碑林 法门寺
Shanzi 旅游攻略革命圣地延安-黄帝陵-壶口两日游
黄帝陵 建议 8::00-14:00 游玩时长 5小时

黄帝陵,是中华民族始祖黄帝轩辕氏的陵墓,相传黄帝得道升天,故此陵墓为衣冠冢。位于陕西黄陵县城黄帝陵北桥山;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编为“古墓葬第一号”,号称“天下第一陵”。黄帝陵古称“桥陵”,为中国历代帝王和著名人士祭祀黄帝的场所。据记载,最早举行祭祀黄帝始于公元前442年。自唐大历五年(770年)建庙祀典以来,一直是历代王朝举行国家大祭的场所。

历史黄帝陵相传是中华民族的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园,它位于陕西省中部黄陵县城北的桥山顶上。黄帝是我国原始社会末期一位伟大的部落首领,是开创中华民族文明的祖先。他用玉作兵器,造舟车弓矢。他的妻子能养蚕,其史官仓颉创造了文字,其臣大挠创造了干支历法,其乐官伶伦制作了乐器。我国后来能巍然屹立于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列,这与黄帝的赫赫殊勋是分不开的。

黄帝还以他惩罚邪恶,首次统一中华民族的伟绩而载入史册。据说黄帝活了118岁。有一次,在他东巡期间,突然晴天一声霹雳,一条黄龙自天而降。它对黄帝说:“你的使命已经完成,请你和我一起归天吧。”黄帝自知天命难违,便上了龙背。当黄龙飞越陕西桥山时,黄帝请求下驾安抚臣民。黎民百姓闻讯从四面八方赶来,个个痛哭流涕。在黄龙的再三催促下,黄帝又跨上了龙背,人们拽住黄帝的衣襟一再挽留。黄龙带走了黄帝之后,只剩下了黄帝的衣冠。人们把黄帝的衣冠葬于桥山,起冢为陵。这就是传说中的黄帝陵的由来。但是也有人说,黄帝死后就安葬在桥山。

中华民族祭祀黄帝陵庙的活动,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开始了。从孔子,孟子的文章中和他们与学生对话语录中,已经得到证实。据《吕氏春秋·安葬篇》、《七国考》、《山海经》这些古史书籍记载:“墓设陵园”在秦代开始形成一种制度。黄帝陵园最早建于秦代。秦统一六国后,又规定天子的坟墓一律称作“陵”,一般庶民坟都称作“墓”。汉代又规定天子陵旁必设‘庙’。刘邦建立大汉后,汉朝初期就在桥山西麓建起“轩辕庙”。唐代宗大历五年至大历七年,对轩辕庙进行了历时二年重修扩建,并栽植柏树一千一百四十株。宋朝开宝二年,因沮河水连年侵蚀,桥山西麓经常发生崖塌水崩,威胁庙院存亡,地方官员上书朝廷,宋太祖赵匡胤降旨,将轩辕庙由桥山西麓迁移桥山东麓黄帝行宫。这就是当今人们前来拜谒的轩辕庙。在之后的元,明,清各朝以及辛亥革命前后直至当今,都对黄帝陵庙进行过多次修缮和扩建,我们看到的黄帝陵庙的规模和范围。已远远超过历代。

千百年来流传在当地民谣说:汉朝立庙唐扩建,到了宋朝把庙迁,不论谁来坐皇帝,登基都不忘祖先。

景点黄帝崩,葬桥山,桥山位于陕西省黄陵县城北约一公里处,山体浑厚,气势雄伟,山下有沮水环绕。山上有八万多棵千年古柏,四季常青,郁郁葱葱。轩辕黄帝的陵冢就深藏在桥山巅的古柏中。黄帝陵

陵墓封土高3,6米,周长48米,环冢砌以青砖花墙,陵前有明嘉靖十五年碑刻“桥山龙驭”,意为黄帝“驭龙升天”之处。在前为一祭亭,歇山顶,飞檐起翘,气宇轩昂。

亭内立有郭沫若手书“黄帝陵”碑石。陵园区周围设置红墙围护,东南侧面为棂星门,两侧有仿制的汉代石阙。陵园区内地铺着砖。显得古朴典雅。

陵前正南,陵园围墙以外是土筑高台,即“汉武仙台”。《史记·封禅书》载:“汉武帝北巡朔方,勒兵十余万还祭黄帝冢桥山。”汉武仙台,即汉武帝祭祀黄帝所筑,台高20余米,现已用块石砌筑并建有登台石阶及云板,护栏等。

黄帝庙前区气势恢宏,面积约10000平方米的入口广场的地面。选用5000块大型河卵石铺砌,象征中华民族的五千年文明史。

广场北端为轩辕桥,宽8.6米、长66米、高6.15米,全桥共9跨。石梁121根,桥面设护栏。栏板上均雕有古典图案花纹。全桥均采用花岩石料砌成。显得粗犷古朴。轩辕桥下及其左右水面为印池,占地约300余亩。蓄水量可达46万平方米。桥山古柏,倒映池中,与白云蓝天交相辉映,为黄帝陵平添了无限灵气。印池四周绿树成荫,形成优美的空间环境。

轩辕桥北端为龙尾道,共设95级台阶,象征黄帝“九五之尊”至高无上的寓意。由龙尾道向上即登临庙院山门。山门为五间廓庑式花岗岩(仿汉代木)建筑。显得格外庄严雄伟。

入庙院山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轩辕手植柏。传为轩辕黄帝亲手所植。此柏高19米,树干下围10米,中围6米,上围2米,遒枝苍劲,柏叶青翠。

再北为诚心亭。面阔五间。进深一间。祭祀官员至此须整饰衣冠,静心净面,方可进入大殿祭祀。再北为碑亭,面阔五间,进深一间,卷棚顶。亭内立有毛泽东手迹“祭黄帝陵文”和蒋中正手迹“黄帝陵”碑石。

侧有一高大古柏,即“汉武挂甲柏”,枝叶茂盛。轩辕庙正殿面阔七间,进深三间,歇山顶,门楣匾额“人文初祖”,系国民党元老程潜手迹。殿内正中木质壁龛内嵌浮雕轩辕黄帝石像。碑亭东为碑廓,其中有历代碑石40余通,其中有宋仁宗嘉祐六年(公元1061年)奉旨栽植松柏1413棵记事碑。元泰定二年(公元1371年)禁伐黄帝陵树木圣旨碑,明太祖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祭黄帝陵御制祝文碑,清圣祖康熙二十七年(公元1689年)祭黄帝桥陵碑,以及1912年孙中山宣誓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派代表团带上他新自撰写的《祭黄帝陵文》前往桥山致祭轩辕黄帝陵的碑石等。

每到清明时节,来自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常到这里拜祭。黄帝陵——天下第一陵就在延安市的黄陵县,黄帝,姓公孙,名叫轩辕,出生于母系氏族社会。母亲名叫附宝,据史书上载:“农历二月初二,在沮水河畔(今黄陵县沮水河)沮源关的降龙峡生下黄帝,从此就有了二月二龙抬头”吉祥之说。司马迁在《史记》里对黄帝是这样描写的:“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可见,黄帝从出生到成长就不是一般人物。他15岁就被群民拥戴当上轩辕部落酋长,37岁登上天子位,黄帝一生重大贡献就在于历经五十三战,打败了榆罔,降服了炎帝,诛了榆罔,降服了炎帝,诛杀蚩,结束了战争,统一了三大部落,告别了野蛮时代,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有共主的国家,当选为中华民族第一帝。人类文明从此开始了。所以后世人都尊称轩辕黄帝是“人文初祖”、“文明之祖”。为此,延安又被称为中华民族的发祥地。

黄帝是中华民族的祖先,他出生于陕北黄土高原,黄帝族主要活动于陕北黄土高原,黄帝逝世后安葬于今黄陵县桥山之巅。自唐代宗大历五年建庙祀典以来,这里一直是历代王朝举行国家大祭的场所。新中国建立后,每年清明、重阳节均在此进行祭祀典礼,特别是清明节公祭已是中华民族传统祭祀大典。黄帝陵是中华民族圣地,海外侨胞将其誉为“东方麦加”。1962年,国务院公布其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编为“古墓葬第一号”,号称“天下第一陵”。黄帝陵区景色迷人,山麓有建于汉代的轩辕庙,庙东侧碑廊珍藏历代帝王御制祭文碑57通,现又新增香港、澳门“回归纪念碑”。陵、庙所在地桥山现有千年古柏816000株,是我国最大的古柏群。庙内有相传黄帝手植柏,高20余米,胸径11米,苍劲挺拔,冠盖蔽空,是我国最古老、最大的一株柏树。

“黄帝”称号的由来距今五千年以前,神农氏当政的时候,有个部落叫有熊,部落首领名少典。他娶西陵氏女为妻,有蟜氏为妃。有蟜氏女名任姒,一日伴君游历华阳,绿池碧波,杨柳依依,春色宜人,让人陶醉。忽然一条巨龙仰首出水,双目圆睁,虬须峥峥,惊倒了任姒。任姒回宫后便有了身孕,生下一子,体长肢丰,尤为奇异的是竟长着牛首人身。这孩子长大后在姜水一带做了部落首领,就是后来的炎帝。

西陵氏女叫附宝,见任姒现已有子,便天天祈求上苍,祷告神灵,希望也生一个儿子。一天附宝听说郊外有个娘娘庙,香火极盛,附近的百姓都去那里求子,无不灵验,便斋戒沐浴,又把自己打扮成普通百姓的模样一个人悄悄去了庙宇。三拜九叩,虔敬祷告完毕,附宝独自往回走,心中还暗暗地祈念神灵呢,忽然朗朗晴空里,雷声大作,只见一道电光如虹绕着北斗星迅速旋转起来,这附宝大惊之余,觉得身体里动了一下,再仰头看天,已是晴朗无云仿佛什么也没发生一样。这附宝从此肚子便一天天大了起来,24个月后,在沮水河畔沮源关降龙峡生下一子。那天是农历的二月二日,天空飘浮着七彩祥云,各种好看的鸟儿聚在一起翩翩起舞,轻啭丽喉,仿佛是欢庆玉帝出游一样。

附宝生的孩子不到70天就会说话,不到10岁就能明辨是非,对神农氏的一些做法提出异议。长大后果然非常聪明,22岁就被推选做了部落首领。他带领部落的人民伐木作屋,打渔狩猎,蒸谷为饭,烹谷为粥,后来他又发明了车辆,减轻了人民运输的负担,史官仓颉给车取名“轩辕”,大家感念他的功德也叫他“轩辕”。轩辕本姓公孙,因为从小在姬水边长大,就改姓为“姬”。

由于轩辕的努力与创造,民众过上了不受鸟兽侵袭不披风露雨的安宁生活,附近部落的人都来投奔他,他的部族就越来越大,人们觉得他的伟大是用“轩辕”(车)一词无法尽述的,就用万物赖以生存的黄土地来表达对他丰功伟绩的纪念,尊称他为“黄地”。后来,轩辕又征炎帝、罚蚩尤,平定了天下,人们认为他德配天地,是帝星下凡,便改称他为“黄帝”。

黄帝时代的战争黄帝战蚩尤的故事

中华开国五千年,

神州轩辕自古传,

创造指南车,

平定蚩尤乱。

世界文明,

唯有我先。

黄帝战蚩尤的故事,从古到今,代代相传。但黄帝为什么要战蚩尤呢?

传说在五千年前,黄河流域气候温暖,土地肥沃,森林茂密,水草丰盛,很适宜发展农牧业生产。当时在这一带居住着许多氏族,每个氏族少则几百人,多则几千人。他们共同劳动,共同生活,虽然物质生活水平十分低下,但却没有剥削,没有私有财产,有饭同吃,有衣同穿,人之间和睦相处,安居乐业。随着生产上的需要,氏族之间就主动联合起来成为部落。

相传那时黄河流域的部落,最大的有两个,一个是苗部落,一个是夏部落。苗部落长叫蚩尤,夏部落长叫轩辕。他们经常过着迁徒的游牧生活。苗部落生产力强,势力也大,经常欺压夏部落。苗部落长蚩尤是炎帝的孙子,非常专横。因轩辕当年曾打败过炎帝,所以他一直不愿归顺黄帝,经常煽动苗部落的人起来为炎帝报仇。蚩尤手下有九个部落,九九八十一个小头目。这些小头目号称“铜头铁臂八十一兄弟”,个个都是彪形大汉,凶猛异常,天不怕,地不怕。蚩尤指使他们经常去抢劫夏部落的财物和食物,侮辱夏部落的妇女,最后发展到随便杀人。轩辕为此事多次派人到苗部落说理,规劝蚩尤不要再这样胡作非为。蚩尤当面表示接受,但背地里却认为轩辕软弱无能,于是更加变本加厉地骚扰夏部落,使两大部落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轩辕用仁义道德不能感化蚩尤,只好动用武力。一场战争终于不可避免地爆发了。


壶口 建议 15:00-17:00 游玩时长 2小时

黄河壶口瀑布位于宜川县城以东35公里,吉县城西45公里处的晋陕峡谷黄河河床中,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因其气势雄浑而享誉中外。 壶口瀑布,是由于黄河流至壶口一带,两岸苍山夹峙,把黄河水约束在狭窄的黄河峡谷中,河水聚拢,收束为一股,奔腾呼啸,跃入深潭,溅起浪涛翻滚,形似巨壶内黄水沸腾。巨大的浪涛,在形成的落差注入谷底后,激起一团团水雾烟云,景色分外奇丽。站在河边观瀑,游人莫不唱起“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威武雄壮的歌声。

滔滔黄河水在流经吉县龙王山附近时,由300米乍缩为50米,飞流直下,猛跌深槽,如壶注水然,故曰“壶口”。骇浪翻滚,惊涛拍岸,云雾排空,其雄壮之势,无与伦比。与瀑布相关的景观还有“千米龙槽”、“水里冒烟”、“长虹卧波”、“旱地行船”等。壶口景色,四时各异,严冬则冰封河面,顿失滔滔;春来则凌汛咆哮,如雷贯耳;盛夏则大洪盈岸,蔚为壮观;秋季则洋洋洒洒,彩虹通天。

黄河壶口瀑布风景名胜区位于黄河中游,晋陕大峡谷中段,总面积约60平方千米。黄河壶口瀑布声如雷鸣,气势壮观,它以排山倒海的独特雄姿著称于世,是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也是伟大中华民族的象征。   

壶口瀑布,号称“黄河奇观”,是黄河上唯一的黄色大瀑布,也是中国的第二大瀑布。以壶口瀑布为中心的风景区,集黄河峡谷、黄土高原、古塬村寨为一体,展现了黄河流域壮美的自然景观和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积淀。1988年被确定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1年被评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2002年,晋升为国家地质公园。

壶口瀑布水势汹涌,涛声震天,景色壮丽,是黄河最壮观的一段,也是国内外罕见的瀑布奇观。“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唐代著名诗人李白脍炙人口的佳句,勾画出了大河奔流的壮观景象。不观壶口大瀑布,难识黄河真面目,壶口瀑布这颗黄河上的璀璨明珠,正以它巨龙般的姿态奔腾、咆哮着。当代诗人陈运和的诗《壶口——歌喉》夸黄河“为五千年文明史领唱 音符始终不变,气势震憾神州”。

2005年10月23日,中国最美的地方排行榜在京发布。此次活动由《中国国家地理》主办,全国34家媒体协办的“中国最美的地方”评选活动,历时8个月,共评出“专家学会组”、“媒体大从组”与“网络 手机人气组”三类奖项。“媒体组”与“人气组”分别以媒体投票及网友、手机用户投票的方式各产生12个获奖地方。而由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浓墨重彩推出的“专家学会组”奖项则别具一格,分成了山、湖泊、森林、草原、沙漠、雅丹地貌、海岛、海岸、瀑布、冰川、峡谷、城区、乡村古镇、旅游洞穴、沼泽湿地等15个类型。 评选出的中国最美的六大瀑布壶口瀑布位列其中。

孟门山

在壶口瀑布下游五公里处,这里,可以看到在右侧的黄河谷底河床中,有两块梭形巨石,巍然屹立在巨流之中,这就是古代被称为“九河之蹬 ”的孟门山。河水至此分成两路,从巨石两侧飞泻而过,然后又合流为一。相传这两个小岛原为一山,阻塞河道,引起洪水四溢,大禹治水时,把此山一劈为二,导水畅流。此二岛,远眺如舟,近观似山,俯视若门。又传说古时,孟家兄弟的后代被河水冲走,曾在这里获救,故将此二岛称为孟门山。

孟门山之上,黄河在沉积岩河床上冲刷出一条深沟,现在的黄河就在这条嵌入石质河床中的深沟中流淌,这条深沟宽30多米,长5公里,所以叫“十里龙槽”。据考证,今天的孟门山,其地质时期可能是“十里龙槽”南延部分的残留河床,后来,槽谷的下游河段被河水毁坏,从而形成今天河道中的两块巨石。因此孟门山其实是一种被称为河心岛地貌的地质遗迹。

大孟门岛长约300米,宽约50米,高出水面约10米。岛上有一巨型神龟雕像,龟背上立有大禹雕像。其南面石崖上,有清雍正初年,金明郡守徐洹瀛题刻的“卧镇狂流”4个大字,匾幅长2.5米,宽1米,是对此处山水奇景的真实写照:孟门迎着汹涌奔腾的泥流,昂首挺立,任水滔天,终年不没。

孟门“南接龙门千古气,北牵壶口一丝天”,其雄伟姿与龙门、壶口组成黄河三绝,而又以自己独特的风貌著称,古诗有“四时雾雨迷壶口,两岸波涛撼孟门“的佳句。传说古代有位州官奉调人京,乘船沿黄河而下,船到孟门山下,天已黄昏,就靠岸停泊。晚上,他登上孟门山,观赏这黄河小岛上的夜景,只见明月高悬,映入河中,虚虚实实,分外好看。他踏月观景,情趣盎然,吟出“山随波影动,月照浪花浮”的佳句,“孟门夜月”由此成为壶口十大景之一。

龙洞

壶口瀑布在山西吉县方向,形成一个天然洞穴,可以直接通往壶口瀑布下方,俗称龙洞,又名观瀑洞。

空中悬壶

壶口瀑布是黄河中游流经秦晋大峡谷时形成的一个天然瀑布。西临陕西省宜川县,东濒山西省吉县,距陕西省宜川县城40公里,距山西吉县城西南约25公里。瀑布宽达50米,深约50米,最大瀑面3万平方米。是中国仅次于贵州省黄果树瀑布的第二大瀑布。滚滚黄河水至此,300余米宽的洪流骤然被两岸所束缚,上宽下窄,在50米的落差中翻腾倾涌,声势如同在巨大无比的壶中倾出,故名“壶口瀑布”。两大著名奇景“旱地行船”和“水里冒烟”,更是罕见。亚洲飞人柯受良和黄河小子朱朝晖先后驾驶汽车和摩托车成功飞越黄河壶口瀑布景区。黄河壶口瀑布景区面积约100平方公里,为陕西省和山西省共有著名风景名胜区,1988年被定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现为国家4A级景区。 此地两岸夹山,河底石岩上冲刷成一巨沟,宽达30米,深约50米,滚滚黄水奔流至此,倒悬倾注,若奔马直入河沟,波浪翻滚,惊涛怒吼,震声数里可闻。其形如巨壶沸腾,故名壶口。春秋季节水清之时,阳光直射,彩虹随波涛飞舞,景色奇丽。明陈维藩《壶口秋风》诗有“秋风卷起千层浪,晚日迎来万丈红”句,可谓真实写照。

黄河流经秦晋峡谷到达宜川县和吉县境内,水面一下子从300多米宽收缩为50余米,《书·禹贡》中只用八个字:“盖河漩涡,如一壶然。”将壶口瀑布的形象跃然纸上。

冰瀑奇观

水从两岸形状各异的冰凌、层层叠叠的冰块中飞流直下,激起的水雾在阳光下映射出美丽的彩虹,瀑布下搭起美丽的冰桥,令人不禁慨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位于黄河中游,秦晋峡谷中段。地理位置为北纬36度8分10秒,东经110度26分40秒,海拔448.1米。以壶口瀑布为中心,北至马粪滩,南至小船窝,西至峡谷地域,东至人祖山,总面积100平方公里。东距山西省吉县县城45公里,距华夏第一都临汾市169公里,山西省省会太原387公里;西距陕西省省会西安449公里,陕西宜川县城40多公里,延安170公里。

走过宽阔的河滩,人可以与壶口瀑布非常近距离地接触。非汛期时节,稍有胆量的人可以沿着凹进石崖的一道被水冲刷的石槽绕到瀑布内,领略铺天盖地的洪流从头顶越过,那种惊涛骇浪的视觉体验,与《黄河大合唱》给人的精神洗礼一样荡气回肠。

黄河壶口瀑布以排山倒海的壮观气势著称于世。

滔滔黄河到此被两岸苍山挟持,束缚在狭窄的石谷中,300米余宽的洪流骤然收束为50余米,这时河水奔腾怒啸,山鸣谷应,形如巨壶沸腾,最后从20余米高的断层石崖飞泻直下,跌入30余米宽的石槽之中,听之如万马奔腾,视之如巨龙鼓浪,形成壶口大瀑布中的“雷首雨穴”、“万丈龙槽”、“彩桥通天”等种种奇观。

名胜区内还有孟门夜月、壶口冰桥等著名景点。在壶口瀑布往下3000米的河道中有一块巨大的奇石,人们称它为“孟门山”,河水至此就分成两路,从巨石两侧飞泻而过,然后又流为一。这里又是人们观赏“孟门夜月”的地方。每当农历月半,夜临孟门,可见河底明月高悬。站北南观,水中明月分为两排飞舞而下;立南北望,水里明月合二而一迎面而来。每到冬季,黄河上游的水夹杂着大大小小的冰块涌至壶口,叠摞堆积起来,和石岸相平,形成了连接陕西、山西两省的天然通道。“壶口冰桥”亦为一景。

景区内还有明代码头、同治长城、四铭碑亭、龙门飞渡等人文景观,有唐太宗李世民带兵征战的挂甲山,宋元年间的坤柔圣母殿等。

壶口瀑布不仅有“水底冒烟”奇景,更有“旱地行船”之说。上游船只到此,必须离水登陆,经人抬或车运绕过壶口(即所谓“旱地行船”)方可入水续航,千百年来,概莫能变。

水底冒烟

黄河入“壶口”处,湍流急下,激起的水雾,腾空而起,恰似从水底冒出的滚滚浓烟,十数里外可望。壶口雾气的大小与季节、流量有关。冬季河面封冻,瀑布多成冰凌,地表来水减少,壶口流量降至150—500立方米/秒,激浪不大,飞出槽面水雾极少;夏季流量大增,水流溢出深槽,落差甚小,瀑布消失,不易形成升入高空的浓密水雾;春秋两季,流量适中,气温不高,瀑布落差在20米以上,急流飞溅,形成弥漫在空中的水雾,即“水底冒烟”一景。

旱地行船

壶口瀑布落差大,加之瀑布下的深槽狭长幽深,水流湍急,给水上船只通行带来很大的困难。过去从壶口上游顺水下行船只,不得不先在壶口上边至龙王庙处停靠,将货物全部御下船来,换用人担,畜驮的方法沿着河岸运到下游码头,同时,靠人力将空船拉出水面,船下铺设圆形木杠,托着空船在河岸上滚动前进,到壶口下游水流较缓处,再将船放入水中,装上货物,继续下行,在岸上人力拖船很费力气,常常需上百人拼命拉纤。尽管有一些圆形木杠,铺在船下滚动,但石质河岸上仍被船底的铁钉擦划得条痕累累。在当时的条件下,“旱地行船”可能是水上运输越过壶口瀑布的最佳选择,它与壶口瀑布上下比较平缓的石质河岸相适应,近来,由于公路、铁路的迅速延伸,以及壶口附近黄河大桥的修建,过壶口的水上航运已阻断多年,旱地行船现仅可看到昔日行船留下的痕迹。

霓虹通天

壶口瀑布反复冲击所形成的水雾,升腾空中,使阳光发生折射而形成彩虹。彩虹有时呈弧形从天际插入水中,似长龙吸水,有时呈通直的彩带横在水面,象彩桥飞架,有时在浓烟腾雾中出现花团锦簇,五光十色,飘忽 不定,扑朔迷离。霓虹戏水是“水底冒烟”与阳光共同作用的产物。春秋两季,水底冒烟、浓雾高悬,每遇晴天,阳光斜射,往往形成彩虹;夏日雨后天晴,有时也会出现彩虹。

山飞海立

山飞海立是对壶口瀑布磅礴气势的形容,黄河穿千里长峡,滔滔激流直逼壶口,突然束流归槽,形成极为壮观的飞瀑,仰观水幕,滚滚黄水从天际倾泻而下,势如千山飞崩,四海倾倒,构成壶口瀑布的核心景观。 晴空洒雨。悬瀑飞流形成的水雾飘浮升空,虽然烈日当空,但在瀑布附近,犹如细雨,湿人衣衫,这也是水底冒烟所产生的又一有趣的景观,一般越接近河面水雾越浓密,因而,在水底冒烟时,岸边观瀑难免衣服湿漉漉,如在轻洗。

旱天惊雷

黄河在峡谷中穿行,汹涌的波涛如千军万马,奔腾怒吼,声震河谷,当瀑布飞泻,反复冲击岩石和水面时,产生巨大的声响,并在山谷中回荡,恰如万鼓齐鸣,旱天惊雷,声传十数里外。只有在壶口瀑布附近,才能真正感受到“黄河在怒吼”、“黄河在咆哮”。

冰峰倒挂

隆冬季节,龙槽冰封,两岸溢流形成的水柱如同大小不一的冰峰倒挂悬崖,彩虹时隐时现,游移其间,七彩与晶莹映衬,使游人无不叹喟造化之神奇。

十里龙槽

壶口至孟门约5公里,在这段400多米宽的箱形峡谷的底部,黄河水流下切,形成一条30—50米宽,10—20米的深槽。黄河水从壶口奔涌下泻后,以每秒数千立方米的巨大流量归于此槽。由于传说它为龙身穿凿,故取名“十里龙槽”,也称“十里龙壕”。是壶口瀑布溯源上移,瀑下深潭随之连续延伸所形成的,此深槽嵌在原谷底基岩河床中,槽旁原河床底的大部分,成为非洪水期的河岸,这种河岸比较宽、平,全由坚硬的砂岩构成,近水处,几乎没有一点砂石,平坦的可以在上面行车,“旱地行船”正是利用了这种地质地貌条件。

春秋风采

由于四季气候和水量的差异,壶口景色也时有所变。壶口瀑布最佳观赏期分为两段,一是春季4~5月份,正值农历三月间,漫山遍野的山桃花盛开,岸边冻结的冰崖消融,称为“三月桃花汛”;二是秋季9~11月份雨季刚过去时,河边众多山泉小溪,汇集大量清流,阵阵秋风吹过,常有彩虹出现,叫做“壶口秋风”。这两个时期,水大而稳,瀑布宽度可达千米左右。主瀑难以接近,但远远望去,烟波浩淼,威武雄壮。大浪卷着水泡,奔腾咆哮,以翻江倒海之势,飞流而下。真是“水底有龙掀巨浪,岸旁无雨挂彩虹。”此情此景,实非笔墨所能形容。数九寒冬,壶口瀑布又换上了一派银装玉砌的景象,在那瑰丽的冰瀑面上,涌下清凉的河水,瀑布周围的石壁上,挂满了长短粗细不一的冰滴溜,配上河中翻滚的碧浪,更显示出一幅北国特有的自然风光。

古河名胜

粗犷、深厚、庄严、豪放的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千姿百态,壮观无比的壶口瀑布则是黄河的代表。在这里,古今诗人和音乐家们奏出了一曲曲“黄河大合唱”,唱出了炎黄子孙的心声!从这里往南不远,是龙门上口——孟门。在那里有“孟门夜月”奇景和大禹治水的“镇河石牛”。游人先壶口、次孟门、后龙门,来一次“黄河三绝一线游”,领略大禹治水的遗迹,是非常有趣的。1991年,壶口瀑布被评全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一。壶口瀑布景区开发大有可为,景区内景点星罗棋布,有孟门月夜、镇河神牛、旱地行船、清代长城、明清码头、梳妆台、古炮台、克难坡等自然和人文景观。从1994年起,每年举办一次壶口瀑布漂流月,亚洲飞人柯受良和吉县飞人朱朝晖先后驾驶汽车和摩托车成功飞越黄河,壶口景区已成为令人瞩目的旅游热点。

注意事项

1、瀑布两边的河岸全是较为平整的大岩石,表面覆盖着一层黄土,瀑布没有围栏,所以要特别注意安全,不要站得太靠近;路途较远,最好带些食品,路上食用。   

2、壶口瀑布周围还有孟门月夜、镇河神牛、旱地行船、清代长城、明清码头、梳妆台、古炮台、克难坡等自然和人文景观,若从吉县游壶口,在壶口瀑布往西8公里有阎锡山故居。


革命圣地-延安 建议 全天 游玩时长 全天

延安,被人们誉为中国革命的圣地。这里曾是我们党的指挥中心和战略后方,这里诞生了光照千秋的毛泽东思想,这里孕育了伟大的延安精神。从1935年到1948年的13年间,党中央曾在这里落脚、锤炼,又从这里出发,走向全国胜利。

延安精神 永放光芒

1935年10月19日,毛泽东率领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胜利到达陕北吴起镇。11月7日,中央机关到达瓦窑堡。1937年1月10日又迁驻延安,13日,毛泽东等中央领导进驻延安。从此,延安成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指挥中心和战略总后方。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共中央在延安向全国发出通电,号召全民族迅速行动起来,团结一致,全面抗战。

1937年9月,中央决定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驻西北办事处更名为陕甘宁边区,正式宣告成立了陕甘宁边区政府,林伯渠为首任政府主席。1941年12月至1943年年底,边区又进行了精兵简政,精简了机构和人员,减轻了人民负担,极大地增强了部队的战斗力。这期间,成千上万的爱国青年冲破重重阻力,跋山涉水奔向延安。为了造就抗日救国的人才,中国共产党先后在延安创办了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鲁迅艺术学院、延安民族学院、中央党校等30多所干部学校,培养了数以万计德才兼备的抗日军政人才。

1941年,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疯狂进攻和残酷“扫荡”,国民党顽固派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以及自然灾害的侵袭,使陕甘宁边区的财政、经济遭到了极为严重的困难。为了战胜困难,坚持抗战,1942年年底,党中央提出了“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方针,号召解放区军民自力更生,克服困难,开展大规模的生产运动。王震率领的三五九旅在1941年开进野草丛生、野狼成群的南泥湾,不到3年,便把这里变成了“陕北江南”。大生产运动不仅使陕甘宁边区克服了困难,渡过了难关,达到了丰衣足食,而且改善了党政、军政、军民关系,积累了生产建设的经验,培养和锻炼了一大批从事经济工作的专家和人才,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事业奠定了基础。

1942年2月,党中央在延安开展了整风运动。整风运动明确提出了“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的整风任务,确立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整风运动方针。经过全党的整风,用马列主义理论武装了全党,树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形成了党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三大作风,增强了各级党员干部的党性观念,加强了党内的团结和统一,为党的七大胜利召开和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取得最后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

1945年4月23日到6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杨家岭中央大礼堂胜利召开,历时50天。大会选出由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5位同志组成的中央书记处,明确地把毛泽东思想作为全党一切工作的指导思想。七大以“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而永久地载入了史册。

巍巍宝塔山 清清延河水

延安革命纪念馆建于1950年,原址在凤凰山麓,1968年在王家坪建新馆。向人们全面展示了1935年10月至1948年3月近13年间,党中央在延安和陕甘宁边区领导中国革命的光辉历程。在馆前广场上,耸立着毛泽东的青铜像。延安革命纪念馆现对外开放的除了“党中央在陕北13年革命实践”基本陈列外,还有凤凰山麓、杨家岭、枣园、王家坪、南泥湾5处革命旧址的原状陈列及南泥湾大生产运动辅助陈列等。

位于延安城内的中共中央旧址凤凰山,是党中央初进延安的驻地。现在这里开放参观的有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领导人的旧居及红军参谋部旧址。党中央在这里领导中国革命由土地革命战争转入抗日战争。毛泽东在此居住期间,会见过加拿大医生白求恩,写作了《论持久战》等著作。

杨家岭

杨家岭位于延安市西北约3公里的杨家岭村。党中央在这里领导解放区军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延安整风运动、延安文艺座谈会。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就是在杨家岭沟口的中央大礼堂里召开的。在杨家岭的毛泽东故居里,毛泽东曾经写下了《新民主主义论》等许多著作。“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这个著名论断就诞生在这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曾感叹:这里没有讲究的陈设,但住着头脑敏锐、思想深刻、具有世界眼光的人。

枣园又名延园,位于延安城西8公里处,因枣树多而得名,是1944年10月至1947年3月间,中共中央书记处所在地。现旧址有一座小礼堂、三座平房和20余孔窑洞。毛泽东在此居住期间,先后撰写了许多重要文章,其中收入《毛泽东选集》的就有28篇。

南泥湾

南泥湾位于延安城东南90华里处。1940年,回防边区的一二○师三五九旅从绥德开往南泥湾,既守卫延安南大门,又开荒生产。经过3年的时间,三五九旅使昔日荒无人烟的南泥湾,变成了丰衣足食的陕北好江南。1943年9月,毛泽东视察南泥湾时高兴地说:“困难并不是不可征服的怪物,大家动手征服它,它就低头了。大家自力更生,吃的、穿的、用的都有了。目前我们没有外援,假定将来有了外援,也还是要以自力更生为主。”

王家坪革命旧址

王家坪位于延安城西北3华里,占地面积60亩。1937年1月至1947年3月,是中共中央军委、八路军总部所在地。这里有毛泽东、朱德、彭德怀、叶剑英、王稼祥等领导人的旧居及军委礼堂和会议室。军委和总部在这里领导抗日战争取得伟大胜利,同时又指挥了全国的解放战争。1946年3月11日,毛泽东在这里同从苏联学成归来的大儿子毛岸英有过一次不寻常的谈话。久别重逢,年过半百的父亲多想把儿子留在身边啊,可是他却要儿子去吴家枣园拜劳动英雄吴满有为师,上“劳动大学”。儿子没有辜负父亲的希望。秋后,他背着自己生产的小米回来了,这是一张实实在在的毕业证书。

清凉山,又名太和山。在延安城东北延河对岸,隔河与凤凰山、宝塔山相望。党中央在延安时期的新华通讯社、新华广播电台、解放日报社、新华书店、中央印刷厂等新闻喉舌机构设在清凉山上,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向全国和全世界人民传播真理的新闻事业发祥地。

顺道游

延安东临黄河,与山西相邻,西面与甘肃接壤。延安在历史上一向是陕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

宝塔山又称“嘉岭山”,位于延安城东南。山上有建于唐代大历年间的宝塔,有古时为抵御外来入侵之寇所用的“烽火台”和“望寇台”。山上有嘉岭书院又称范公书院,山下有建筑规模宏伟长达260米的摩崖石刻群和碑林。石刻崖面整齐,崖石成形完整,是难得的石刻艺术。穿过子午岭,经过黄陵、富县、甘泉、志丹、安塞、子长等县境的秦直道,是建于1200多年前的大型军事通道,它从关中平原出发向北直抵内蒙古河套,路基宽阔平坦,气势壮观。

黄帝陵是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寝,位于陕西省黄陵县城北1公里处桥山之巅。

壶口瀑布位于宜川县仕望河口北10公里处,距延安城178公里。该处黄河水面从400余米的宽度突然缩窄为40米,在壶口处骤然下跌30米左右,后沿“十里龙槽”直去。黄河壶口瀑布气势宏伟,四季晨昏晴雨变化无穷。瀑布、十里龙槽、孟门山、明清一条街、圪针滩、蟒头山省级森林公园等景点组成了黄河游最具特色、最富魅力的黄河系列自然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