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兵马俑 汉阳陵 碑林 法门寺

东汉

东汉(25年—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继秦朝、西汉、新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传八世共十四帝,历经一百九十五年,又称后汉,与西汉合称汉朝。

新莽末年爆发绿林赤眉起义,汉朝宗室出身的刘秀趁势而起。25年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并息兵养民开创了“光武中兴”。东汉时,三公权力被大幅削弱,尚书台权力得到提升。汉明帝和汉章帝在位期间,东汉进入全盛时期,史称明章之治。在汉章帝后期,外戚日益跋扈,汉和帝继位后扫灭外戚,亲政后使东汉国力达到极盛,时人称之为“永元之隆”。

中后期太后称制、外戚干政,幼年继位的幼君多借助宦官才能亲政,史称戚宦之争,朝政日益腐败,而豪强势力大肆兼并土地。桓灵在位时期,昏庸无道、横征暴敛、买官鬻爵,农民在多重残酷压榨下不堪重荷,184年爆发黄巾之乱,朝廷令各州郡自行募兵,方将民变基本平定,却导致地方豪强拥兵自重。190年,董卓之乱又起,自此汉廷大权旁落,揭开了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的序幕。建安元年(196年),曹操迎汉献帝迁都许昌。220年,曹丕篡汉,东汉灭亡,中国进入三国时期。

东汉在文化、科技、军事等方面亦有显著成就,文化上郑玄将经学推向高峰并开创郑学;科技上蔡伦改进造纸术,张衡发明地动仪和浑天仪;军事上迫使北匈奴西迁,同时佛教也在此期间传入中国,道教也于东汉时期形成。东汉时期豪强地主势力扩张并形成门阀士族,匈奴、羌族、氐族等民族内迁,北匈奴西迁后鲜卑人占据漠北,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国号

重新建立刘氏汉家王朝的刘秀是汉高祖的九世孙,为汉室皇族,而表示合法和正统,建立新政权的刘秀继续延续汉高祖“汉”的国号。因刘秀所建汉朝都于洛阳,刘邦所建西汉,在地理位置上一东一西,故称刘邦所建汉室为西汉,刘秀所建汉室为东汉。又因为汉高祖建立的政权和刘秀建立的政权一先一后,所以称呼西汉为前汉,东汉为后汉。

历史

东汉开国

更始三年(25年)六月,赤眉军拥立汉朝皇裔刘盆子为帝,史称建世帝。同月二十二己未日(25年8月5日),刘秀在鄗(河北省柏乡县)南千秋亭五成陌(河北省柏乡县十五里铺)即位称帝,国号仍为“汉”,史称汉世祖光武皇帝,改元建武。时关西号为铜马帝。

刘秀定都洛阳后,把南阳设为陪都,并开始东汉统一战争,先后消灭了盘踞关中、号称百万的赤眉军,割据陇右称王的隗嚣与盘据西蜀的公孙述等大小数十个割据势力。经过十一年的东征西讨,刘秀终于在公元36年扫灭了最后一个割据势力成家帝公孙述。自此,历经新莽末年长达近十九年的纷争混战,中国再次归于一统。

光武中兴

加强中央集权,刘秀鉴于西汉时期权臣干政、外戚篡国以及地方权重等历史教训,首先致力于整顿吏治,加强中央集权,防范功臣、宗室诸王及外戚专权。虽封功臣为侯,赐予优厚的爵禄,但禁止他们干预政事。对诸侯王和外戚的权势也多方限制。

刘秀以“柔道治国”为主理念,退功臣、进文吏,使得大多数开国将帅皆以列侯归乡享受优厚待遇,而不参与政治。当时功臣能够参议大政的仅邓禹、李通、贾复三人。这几个人亦深知刘秀心迹,“并剽(消除)甲兵,敦儒学”,以避猜忌。刘秀对大臣更为警惕。建武时任大司徒者多遭打击,如伏湛因事罢官,韩歆因刚直去位,又被逼自杀,欧阳歙、戴涉皆因罪下狱而死,史称“自是大臣难居相任”。

刘秀之所以如此,其目的就是为了提高专制皇权。刘秀对宗室诸王及外戚的控制更严。建武二十四年(48年),刘秀重申西汉时代的阿附藩王法,严禁诸王交通宾客,结党营私。52年,他借故搜捕王侯宾客,“坐死者数千人”。汉明帝即位后,更是屡兴大狱,株连极广。

改革官制

在行政体制上,刘秀一方面进一步抑夺三公职权,使全国政务都经尚书台,最后总揽于皇帝;另一方面,又加强监察制度,提高刺举之吏,如御史中丞、司隶校尉和部刺史的权限和地位。又令全国共并省400多个县,吏职减省至十分之一。

发展经济

天下平定之后,刘秀重视生产与人民生活的恢复与发展,开始着力发展生产、提高民生、恢复国力,刘秀还采取了不少措施来安定民生,恢复残破的社会经济。建武六年下诏恢复三十税一的旧制。东汉初年的封建租赋徭役负担,比起西汉后期和战争期间有所减轻。他前后九次下诏释放奴婢,或提高奴婢的法律地位,使大量奴婢免为庶人,使流民返回农村,促进生产。他统治的时期,遭战乱破坏的生产和生活得到了迅速的恢复,人口与垦田数目大大增加,史称“光武中兴”。

建武二年(26年),光武帝下令整顿吏治,设尚书六人分掌国家大事,进一步削弱三公(太尉、司徒、司空)的权力;同时清查土地,新定税金,振兴农业,使人民生活逐步稳定下来。东汉经“光武中兴”,社会的经济有了一定的恢复,文化进一步发展,太学林立,学术气氛浓厚。东汉时期,各地豪强控制大量土地及耕作的农民,建立大型田庄,发展自给自足的田庄经济,甚至拥有私人武装力量,这一切都成为社会的不安定因素。

明章之治

光武帝死后,汉明帝即位。命窦固、耿秉征伐北匈奴。汉军进抵天山,击呼衍王,斩首千余级,追至蒲类海(今新疆巴里坤湖),占据伊吾。因此西域各国皆遣子入侍,第二年复置西域都护府,遂“西域自绝六十五载,乃复通焉”。然而不久焉耆、龟兹复叛攻陷西域都护府,汉章帝即位后,不欲因西域疲敝中国而罢遣都护。

永平十二年(69年),位于今云南、缅甸北部一带的哀牢国举国内附东汉,汉明帝以其地设永昌郡。哀牢之地,东起哀牢山,西至缅北敏金山,南达今西双版纳南境,北抵喜马拉雅山南麓,哀牢内附初步奠定了中国对云南地区的统治范围。

此外,随着对外交往的正常发展,佛教已在西汉末年开始传入中国,明帝听说西域有神,其名曰佛,于是派使者赴天竺求得其书及沙门,并于洛阳建立中国第一座佛教庙宇白马寺。明帝之世,吏治比较清明,境内安定。加以多次下诏招抚流民,以郡国公田赐贫人、贷种食,并兴修水利。史书记载当时民安其业,户口滋殖。光武帝末年,全国在籍人口为2100多万,至汉章帝末年人口已达4300多万。

明章二帝在位时期,秉承刘秀遗规,对外戚勋臣严加防范;屡下诏招抚流民,赈济鳏寡孤独和贫民前后九次;修治汴渠完成,消除西汉平帝以来河汴决坏;经营西域,再断匈奴右臂,复置西域都护府和戊己校尉。史载“天下安平,百姓殷富”,号称“明章之治”。

戚宦之争

汉章帝时期开任用外戚之先河。在他死后,汉和帝刘肇十岁继位,窦太后临朝称制。窦太后倚仗亲族,窦氏戚族开始专权。永元四年,汉和帝联合宦官扫灭窦氏戚族,亲政后从不荒怠政事,故有“劳谦有终”之称,曾多次下诏赈济灾民、减免赋税、安置流民、勿违农时、招纳贤士,在法制上也主张宽刑,军事外交上降服匈奴,并任命班超平定西域诸国,致使东汉国力达到极盛,时人称之为“永元之隆”。元兴元年(105年)的垦田数字达到732万多顷,人口达5325万人。

汉和帝去世后,汉殇帝继位,政权为邓太后的兄长邓骘为代表的邓氏戚族掌控,汉殇帝延平元年八月去世。邓氏戚族扶持汉安帝继位,邓太后死后,汉安帝亲政并扫灭邓氏,但未能阻止其他外戚专权。

汉安帝死后,刘懿为阎氏戚族拥立,即位二百余日后就因病去世。不久之后阎氏戚族就被宦官消灭。宦官拥立汉顺帝,汉顺帝对外戚继续放任自流,结果导致梁氏戚族长达20多年的专权。梁冀更是达到了外戚权力的巅峰,汉冲帝、汉质帝都被他牢牢控制。汉质帝因童言无忌而被毒杀,之后汉桓帝即位。

159年,汉桓帝联合宦官一起诛灭了梁氏。汉桓帝将与他同谋的十三个宦官封侯,自是宦党干政。宦官的腐败比外戚更甚,导致士大夫不满,士大夫与外戚联合一同对抗宦官。双方斗争激烈,最终导致了两次党锢之祸,正直的士大夫全被排斥出朝堂。东汉王朝自此江河日下,濒于灭亡。汉灵帝继位后比汉桓帝更信任宦官。汉灵帝将朝政委任于宦官,使政局更为恶化。黄巾起义爆发后,党锢才被解除。

走向灭亡

184年,黄巾起义爆发,腐朽的朝廷根本无力平叛,在黄巾军冲击下,岌岌可危的东汉王朝决定饮鸩止渴,下令各郡自行募兵守备,虽成功镇压了黄巾起义,但却使地方州郡长官拥兵自重。公元188年,刘焉谓四方多事,原因在刺史权轻。遂改部分刺史为州牧,使刺史成了一州军政的长吏、太守的上级,州郡县三级行政建制自此形成。州牧的设立和州刺史权力的提升,埋下了汉末军阀割据的祸根。

189年,汉灵帝去世,汉少帝刘辩即位。外戚何进官拜大将军,掌控朝廷,志于铲除宦官势力,但何太后反对,士大夫领袖袁绍提出建议,让西北军董卓进京,逼迫何太后答应。何进同意了袁绍的建议。然而事情泄漏,宦官先下手为强,杀死何进。当时在西园军的袁绍闻讯,立即率军攻入皇宫,对宦官进行屠杀。宦官张让挟持汉少帝逃走,追兵到,张让自杀身亡。董卓率军抵达洛阳,外戚和宦官的势力同归于尽,导致董卓控制了中央政府。

董卓为了树立威望,废掉了汉少帝,立陈留王刘协为皇帝,即汉献帝。190年汉少帝和何太后被董卓杀害。董卓的倒行逆施引起了关东地方诸侯势力的不满,纷纷以讨董为名起兵并推举袁绍为盟主,组成关东联军讨伐董卓。但关东军内讧、盟军决裂导致失败告终,而曹操则挟持汉献帝迁都许昌,并且焚烧了洛阳,使洛阳城毁于一旦。与此同时,各地的地方军阀纷纷互相攻伐,以增加自身实力,中央政府的威望荡然无存。

192年,大臣王允唆使董卓的部将吕布,合作谋杀了董卓,下令大赦,董卓之乱结束。但不久董卓幕府的部将李傕、郭汜卷土重来,王允被杀,东汉朝廷再度失控。195年,李傕、郭汜发生内斗,汉献帝刘协和群臣逃出许昌回到洛阳。但洛阳已是一片废墟,汉献帝陷入窘迫的处境。之后曹操逐渐掌握朝廷权力。220年,曹丕篡汉,改国号为“魏”,东汉灭亡,从此进入三国。

疆域

东汉相对西汉国土有所收缩,汉昭帝始元五年(前82年)将真番郡、临屯郡并入乐浪郡、玄菟郡,至光武帝建武六年(30年)弃岭东地;因汉元帝初元三年(前46年)放弃珠崖郡、儋耳郡而失去对海南的统治;交州的日南郡象林县于汉顺帝永和二年(137年)被林邑割据独立;建武二十四年(48年)南匈奴内附并被安置于河套,又于建武二十六年(50年)置匈奴中郎将监护南匈奴降部;建武二十五年(49年)乌桓率众内属,内迁于北部诸郡之北,又置乌桓校尉监护乌桓并兼领鲜卑;汉明帝永平十二年(69年)哀牢内附,以其地置永昌郡,西南得以扩充至大盈江一带;至汉和帝永元六年(94年)彻底平定西域,西境抵海滨。

政治

中央系统

东汉在遵循西汉制度的基础上建立一套更加适合于自身的政治制度。与西汉相比,东汉官制的最大特点就是:“虽置三公,事归台阁”,三公权利的削弱,代之而来的是“尚书台”和六曹机构权利的大大加强,这就是后来“三省六部制”的雏形。东汉不设丞相(东汉末年曹操任丞相是特例),刺史成为一级地方长官,地方军队的职权也受到了极大的削弱。在加强封建中央集权方面,刘秀进行了一系列措施。

东汉中央政府的官员分省官、宫官、外官三大系统。内官、外朝的区分古已有之,而在宫廷之中,皇帝日常起居的区域称省中(亦称“禁中”),因此内宫官员中又有宫官与省官的区分。在皇帝身边执役、照顾皇帝日常生活的是宦官,省中的宦者均隶属黄门令管辖。省内的禁卫工作亦由宦官但任。

改革官制

刘秀即位,置大司徒、大司空、大司马。

大司徒,负责人民教化,掌礼仪诸事。与太尉、司空共同讨论皇帝交议的国政,定议后会衔上奏。大司空,负责水利工程、城防建筑、宫室营建等事务。与太尉、司徒共同讨论皇帝交议的国政,定议后会衔上奏。大司马,负责全国军官的考核,每岁末,评定等次,上奏皇帝,作为军官升迁、降调的依据。

东汉的中央政府组成沿用西汉官制,以三公领九卿为基本架构。但是实际政治权力已经完全转移到尚书台。东汉皇帝即位,往往以太傅或太尉录尚书事,总领政务。御史台体制贬损,成为少府属官。侍中从西汉的加官转为正式职务,设侍中寺作为侍中的正式官署,隶属少府。

东汉一朝,由于讲求经术,太子宫臣中以太傅为首。太傅借此向太子灌输自己的政治理念。太子即位后,往往以太傅录尚书事,成为事实上的丞相。历史上,赵熹、邓彪、张禹、冯石、冯鲂、桓焉、赵浚均以太傅录尚书事。太傅死,即除此官(不再任命),以示崇重。汉灵帝时,以陈蕃为太傅录尚书事,后来陈蕃被处死,以胡广继任,这是唯一的例外。

与西汉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上公不同,东汉唯以太傅为上公,无太师、太保官。汉献帝时,曹操迁都许昌,自任太师,位在太傅上。这是权臣擅权所为,死后即废。据《汉官》记载,太傅所属官吏有:长史一人,秩千石,掾属二十四人,令史、御属各二十二人。长史为太傅府群吏之长,掌章奏、顾问。掾属是比较高级的属吏,分曹办事。令史、御属是比较低级的吏员,办理文书、车马等琐事。

三公

三公指太尉、司徒、司空,品级最高,名义上的职责是辅导皇帝主持国家政务;三公之上还有太傅,其职责辅导皇帝,但不常设。东汉的实际政务都同属尚书台,因此,三公、太傅如没有“录尚书事”的头衔,就是没有实权的虚职。三公的属官有长史一名,掾属、令史、御属各二、三十名。其中,长史是三公的主要副手,掾、属是分管具体事务的部门负责人(掾是正职,属是副职),除长史由朝廷任命外,其他属官均由三公自行聘用。

按东汉以三公领九卿的制度,太尉领太常、卫尉、光禄勋三卿。太尉府属吏有:长史一人,秩千石,总管各曹事务。各曹掾、史、属共二十四人。在诸曹中,西曹负责太尉府官吏的任免;东曹负责二千石的迁调;户曹负责户籍、祭祀、农桑;奏曹负责奏议;辞曹负责审理案件,接受上诉;法曹负责驿站事务;尉曹负责士卒和囚犯的征调、运输事务;贼曹负责缉拿盗贼;决曹负责裁决刑法;兵曹负责军事事务;金曹负责货币与盐铁事务;仓曹负责国家仓库事务。此外,还有黄阁,主簿,是阁下诸吏的长官。另有令史及御属二十三人,阁下令史负责太尉的仪仗执事;记室令史负责太尉府的奏章等各种文书的管理;门令史负责太尉府门卫。其他令史分隶诸曹,办理文书事务。从东汉太尉府诸曹的设置以及职掌来看,太尉的管辖范围似乎非常广,但那都是名义上的东西,太尉诸曹所领事务,或受制于尚书台,或仅仅为文牍往来,本身并没有可否之权,而且太尉对本府诸曹事务并没有实际节制的权力。

尚书台

尚书台是皇帝的秘书机关,其官署设在宫廷之内、禁省之外。主要执掌是管理章奏文书、起草诏令,但实际上政务都由尚书台代表君主执掌,权力极大。上书台设长官(令)一人、副长官(仆射)一人,下设尚书六人分十八人。沟通尚书台与皇帝联系的官员有侍中、中常侍、黄门侍郎等。其中,侍中由士人充任;中常侍、黄门侍郎则由宦者承担。侍中有事才入禁省,中常侍、黄门侍郎则日常居住在省中,因此,虽然三者之中侍中的级别最高、中常侍次之,但与君主的亲密程度,则以中常侍为最。宫内省外的禁卫工作由九卿中的光碌勋与卫尉负责,光碌勋偏于内,卫尉偏于外。光碌勋下属五官、左、右、虎贲、羽林等五名郎将,中郎将以下有中郎、侍郎、郎中等官。光碌勋的禁卫力量是郎官,卫尉的禁卫力量是武装卫士,所以,卫尉在宫卫事务中的地位相当重要。

九卿

九卿是太常、光掾、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他们各自分管的政务是:太长掌典礼,光碌勋、卫尉掌宫省禁卫,太仆掌皇帝车马,廷尉掌司法,大鸿胪掌接待诸侯与少数名族,宗正掌皇族事务,大司农掌国家财政收支,少府掌皇帝器用服饰。九卿各官的长官是卿,副职为丞;其下分设各官管理具体事务,大体以令为正职,丞为副职。与西汉不同的是,东汉九卿分隶属三公。太常、光禄勋、卫尉三卿属太尉;太仆、廷尉、大鸿胪三卿属司徒;宗正、大司农、少府三卿属司空。

东汉九卿均于官称上加“卿”字,如太常卿等,秩中二千石。除此之外,东汉九卿与西汉不同者还有:一、光禄勋除西汉的五官中郎将、左中郎将、右中郎将、虎贲中郎将、羽林中郎将之外,增置东中郎将、北中郎将、西中郎将、南中郎将。二、少府尚书改称尚书台,由西汉的常侍曹、二千石曹、民曹、主客曹改为六曹:改常侍曹为吏曹,增三公曹,将主客曹分为南主客曹与北主客曹。尚书台增设左右丞二人,诸曹侍郎各六人,令史诸曹各三人,事务繁剧的曹增令史各三人。尚书台组织较西汉尚书要重要、庞大的多。

与九卿级别相当的外官(亦称“列卿”)还有执金吾、将作大匠、大长秋等。其中,执金吾负责宫廷之外、都城之内的治安(都城门另有城门校尉负责守卫),将作大匠负责宗庙殿堂、宫室陵园等土木工程,其副手为丞,下属的部门负责亦以令为正职,丞为副职;大长秋主管皇后事物。性质与就卿中的少府类似,由宦者担当。皇位继承人太子正式确立之后,有专门隶属太子的东管宫。其设官大体与政府类似,但分级没有后者细密。东宫官职均冠“太子”,如太子太傅、太子少傅、太子家令等。 

文化

东汉王朝在统治上沿用了许多西汉的方针与政策,而且在一些方面做了调整与改革,使之更加适于当时的社会状况。在东汉前期,政权进一步加强与地方势力的融和,使国家趋于稳定,在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方面都远超过了西汉时期的水平。

西汉末年,从董仲舒开始的神学化的儒学思想继续发展,谶纬迷信开始广泛流传刘秀当初为了称帝,就用符瑞图谶来证明他当皇帝是“天命”所归,是神的意志。刘秀建立东汉政权后,对谶纬崇信更甚。用人施政都要找谶纬作根据;各种重大问题的决策,也以谶纬来“决定嫌疑”;对于儒家经典的解释,都以谶纬为指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