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下午,在第60个学雷锋纪念日来临之际,陕西历史博物馆“流动博物馆”志愿服务项目再次启程,携手雁塔区委文明办走进雁塔区育华社区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家属院开展活动。陕西历史博物馆工作人员及志愿者、雁塔区委文明办工作人员、育华社区工作人员、社区群众共10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家属院活动现场,志愿者刘一涵、谢双双正向社区群众讲述“鎏金铜蚕”“青瓷提梁倒灌壶”“镶金兽首玛瑙杯”等文物展板。现场群众兴趣极高,问题不断,“这是什么?”“这是宋代耀州窑烧制的青瓷提梁倒灌壶的复制品,大家看,它虽然有壶盖但是并不能打开,壶底部中心有五瓣梅花孔,灌水时将壶倒置,水从母狮口外流时为盛满,把壶身翻正,壶嘴正常出水而壶底却不漏水。这是因为壶内有漏柱与水相隔,这种现象体现了连通容器内液面等高的物理原理,反映了古人的睿智巧思。”志愿者们详细介绍着,大家或聚精会神地倾听,或驻足观看展板内容,兴趣盎然。拓片制作与体验环节,大家积极参与,亲手体验。四神瓦当、宣纸、墨汁、拓包等物品,这些看起来离大家很遥远的物品在志愿者的讲解示范下,成为了一张张精美的四神瓦当拓片。拿着自己亲手制作的瓦当拓片作品,现场群众纷纷表示,通过体验,他们更真实地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古老魅力和深厚底蕴,零距离感受到国宝的魅力。
社区群众张大爷说:“我年龄大了不方便进博物馆参观,没想到博物馆的志愿者还能考虑到我们,主动进入社区来宣传优秀历史文化,建立起了我们与文物和博物馆之间的联系,希望以后经常能有这样的活动。”志愿者曾作鑫说,“能参加今天的志愿服务活动感到非常开心,馆藏文物通过文物展板讲述、文创产品、互动体验等形式走近百姓身边,进一步拉近了博物馆、文物与大众的距离,这样的服务形式特别好,让社会公众在家门口就感受到陕西的文化底蕴,切实感受到雷锋精神的弘扬传承”。以此活动为契机,陕历博同时启动了“青少年中华文物我来讲”主题志愿服务活动。
今后,陕历博“流动博物馆”志愿服务项目将继续与相关单位互联互动,持续开展各类文化志愿服务活动,让更多的文物历史知识以不同的形式“飞入寻常百姓家”,加深公众对博物馆的了解,共建公共文化的良好氛围,有效扩大博物馆的文化辐射力和影响力。(投稿部门:社会教育部;撰稿人:刘娟;审核人:蔡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