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跨国申遗成功10周年。7月31日—8月2日,陕西历史博物馆以“丝路寻宝记”为主题,举办了系列公益教育活动。本次系列活动共6场,120余名青少年参与其中。
本次系列教育活动以国家建设“一带一路”倡议部署为背景,依托陕历博丰富的文物资源,选取能诠释丝绸之路的文物为切入点,精心设计了“丝路上的洋神仙”“丝路见证之鎏金铜蚕”“泥火焕彩丝路行”“古韵今声话长安”“我是丝路探险家”“羽衣霓裳忆丝路”6节独具特色的青少年教育课程,全方位地为青少年展现出“丝绸之路”的开通、发展的全过程以及对中国文明乃至世界文明产生的价值与作用。
课程分为课程引导、展厅参观、知识回顾、手工互动四个环节。在课程引导环节,教育员以古诗、成语、图片等形式引出课程主题,并对相关知识进行简单科普,引导青少年对相关知识进行深入思考。
课程引导结束后,同学们在教育员的带领下,带着问题进入展厅,寻找并观察丝路相关文物,鎏金铜蚕、三彩载乐骆驼俑、长乐未央瓦当、彩绘胡装女立俑,一件件文物是丝路文化最好的见证,这种沉浸式的学习方式让同学们深刻了解到了文物背后蕴含的丝路故事与文化融合。
参观结束后,教育员在活动教室带领同学们对展厅所学知识进行总结,课堂上同学们不时进行小组探讨,并踊跃回答问题。最后的手工互动环节深受青少年的喜爱,蚕丝团扇、宝相花手绘盘、仿绒花制作、非遗水拓丝巾等和课程主题密切关联的手工互动体验让同学们对所学知识进行了实践,也锻炼了同学们的动手能力。这样“寓教于乐”的课程形式让青少年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充分调动了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系列活动结束后得到了家长与青少年的一致好评。
“丝路寻宝记”系列公益教育活动补充、还原了青少年教科书上学不到的丝绸之路的来龙去脉,充分发挥了博物馆“第三课堂”的重要作用,让青少年了解了丝绸之路的繁荣衰落和复兴,感受到了丝绸之路所带来的文化的大融合。在今天“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开展与深化中,陕西历史博物馆将继续充分调动馆藏资源,依托陕西作为“古丝路起点”这一历史渊源,持续开发更多适合青少年的教育课程,讲好中国故事,培养了青少年的文化自信。(投稿部门:社会教育部;撰稿人:宋歌;审核人:蔡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