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兵马俑 汉阳陵 碑林 法门寺
Tmp

以“蚕”为媒 文化赋能——第五届鎏金铜蚕文化交流活动落地秦汉馆

发布时间: 2024-09-23
Yellow

9月20日,以“丝路之源 魅力石泉”为主题的第五届鎏金铜蚕系列文化交流活动在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多功能厅举行。国内蚕桑专家、旅游专家、文化学者、石泉县文旅行业从业者齐聚一堂,以金蚕为媒、以金蚕结缘,进一步传承弘扬鎏金铜蚕文化,持续深化对外交流合作,不断蓄积高质量发展动能。




此次活动由陕西历史博物馆指导、中共石泉县委、石泉县人民政府主办。活动现场石泉县人民政府县长梁鸿、陕西历史博物馆副馆长朱铭分别致辞。安康市委常委、石泉县委书记陈莲宣布第五届鎏金铜蚕文化交流系列活动启幕。

中国是蚕桑文化的发源地,早在西汉时期,石泉就已是“桑柘遍地、丝帛盈市”的中国蚕桑之乡。1984年,汉代文物鎏金铜蚕在陕西安康石泉县池河镇出土。1985年起,这枚金蚕作为国家一级文物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如今,随着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的正式开放,这枚金蚕又在秦汉馆“安家”。

朱铭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陕西历史博物馆围绕鎏金铜蚕这件珍贵馆藏,扎实开展了一系列科研项目。开发了深受群众喜爱的鎏金铜蚕系列文创产品和文创食品。针对青少年群体,博物馆还研发推出了“一只身世不凡的蚕”社会教育课程。今后,陕西历史博物馆将一如既往支持石泉鎏金铜蚕文化品牌的打造,深度协同、提供科研支撑、挖掘文化内涵、激发IP价值、做大品牌效应,让鎏金铜蚕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绽放新精彩。




活动中,丝绸之路考古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建新,陕西历史博物馆科研工作部主任、研究馆员杨效俊,陕西省旅游协会副会长兼研学旅行分会会长杨蓉分别以《丝路之源 魅力石泉 重新认识丝绸之路》《鎏金铜蚕见证丝路起点的地位和影响》《发展鎏金铜蚕文化研学的前景与方向》为主题进行了主旨演讲。

王建新指出,在汉代的文化遗存中,出现了鎏金铜蚕的形象,表现了当时丝绸生产发达、丝绸贸易兴盛历史场景。目前有多地发现了汉代的鎏金铜蚕,但石泉出土的汉代鎏金铜蚕出土地明确,保存最完好。丝绸之路是人类共有的历史文化遗产,长安是丝绸之路最早的东方起点。我们需要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开展经济合作和商贸活动,让我们生产的特色商品丰富“一带一路”国家人民的物资生活。




杨效俊表示,1984年陕西安康石泉县前池河出土、现藏陕西历史博物馆的鎏金铜蚕见证了古丝绸之路的辉煌以及丝路起点——汉长安的壮丽。丝绸贸易是丝绸之路贸易中最具典型的贸易模式,丝绸是最早输出中国的商品之一,是西方市场长期需求的重要商品。以长安为代表的汉代文明展示了东方文明发展水平,形成了中国文明开放包容的特征。




杨蓉认为,文化研学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将鎏金铜蚕与中小学研学相结合,将有助于孩子们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也有利于桑蚕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交流分享环节,历史文化学者、畅销书作家高宇,石泉县供销社主任温泉,石泉研学产业带动代表人郑少云,圣桑集团副总经理王安社分别围绕《故事与城市--石泉的故事如何去讲》《供销社主任温泉》《我在家乡石泉,研学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一粒桑葚如何成为国宴饮料,在我眼中的石泉蚕桑产业》进行了精彩的互动交流,为深入拓展石泉县旅游资源与文化魅力、持续“擦亮”文旅品牌建言献策。




石泉县人民政府县长梁鸿表示,近年来,石泉县依托中国鎏金铜蚕文化研究院,联合50多所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广泛开展文物发掘、遗址考察和文化研究等活动,深入挖掘鎏金铜蚕文化,建成了“金蚕之乡”展览馆和金蚕文化公园,出版了《鎏金铜蚕》文化专刊,取得了“丝路起点在长安、丝路之源在石泉”等一系列研究成果。

此前,陕西历史博物馆与石泉县已连续四年携手举办了“鎏金铜蚕”主题文化交流研讨活动,系列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有效助推了石泉文化旅游经济的创新和发展,也深入挖掘了鎏金铜蚕的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投稿部门:党政办公室;撰稿人:郑华;审核人:李博雅)


责任编辑: 陕西历史博物馆
上一篇: “盛世壁藏——唐代壁画文化特展•三部曲”在台湾开幕 下一篇:西安碑林博物馆举办消防安全培训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