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下午,由我馆主办的大型公益学术讲座“历博讲坛”第119期之“二里头的青铜礼器与礼制文明”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多功能厅二楼和线上成功举办,此次讲座也是我馆策划实施的“吉金·中国”展览配套讲座“青铜文明与早期中国”的第八讲,特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二里头工作队队长赵海涛先生主讲,我馆副馆长庞雅妮主持讲座。200余位听众现场听讲,超过3.4万名线上听众通过我馆融媒体中心、中国文物报、文物陕西、陕西日报、陕西广播电视台、知网学术大讲堂等多家媒体平台观看讲座直播。
赵海涛先生的讲座以二里头遗址的考古成果为基础,系统阐释了二里头文化在中国早期文明中的核心地位。他重点介绍了二里头遗址的都城选址、多网格式都城布局、宫城宫室建筑、祭祀遗存、墓葬,以及出土的青铜器、玉器、绿松石等礼器,这些共同构成了二里头文化礼乐制度的重要内容,表明二里头文化形成了多样化、规范化、秩序化的王朝礼制体系。他认为二里头文化以青铜礼器为代表的礼制用器和礼制文明不断辐射周边地区,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他还强调二里头文化在铸造技术,青铜礼器的基本器类、器形风格、功能和青铜礼乐制度的基本内涵等方面,为发达的商周青铜文明奠定了最主要和最直接的基础,并与商周文明一道确立了华夏礼乐文明的基本特质。
互动环节中,赵海涛先生就现场与线上听众的提问作出详细解答,包括二里头文化分期、二里头文化与夏文化关系、二里头遗址是否发现文字等十余个问题。此次讲座赵海涛先生深入探讨了二里头遗址的青铜礼器与礼制文明,使公众进一步认识到二里头文化所承载的礼制文明对中华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投稿部门:科研工作部;撰稿人:杨以恒;审核人:杨效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