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兵马俑 汉阳陵 碑林 法门寺
Tmp

陕历博进社区——以文化传承践行雷锋精神

发布时间: 2025-03-05
Yellow

2025年3月5日学雷锋纪念日当天,陕西历史博物馆(以下简称“陕历博”)走进雁塔区育华社区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家属院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服务活动。全国优秀志愿者、陕西省志愿服务联合会副秘书长刘文化;陕西学前师范学院离退休工作处处长赵新峰;雁塔区育华社区党委书记鲁军侠;陕历博社会教育部主任呼啸,陕历博工作人员及志愿者与育华社区群众百余人参与了活动。

活动以“乐龄文博小课堂”拉开序幕,陕历博志愿者丁珊珊以吕氏家族墓葬被盗经历和出土文物为切入点,深入讲解北宋蓝田吕氏家族 “德业相劝、过失相规” 的乡治智慧。课堂上,丁老师抛出 “吕大钧兄弟为何要在乡村推行《吕氏乡约》”“刻在石头上的家训如何影响百姓生活” 等问题,引发居民热烈讨论。退休教师王老师精准指出《吕氏乡约》是为了引导乡亲互助向善,类似当下社区公约,是古代基层治理的典范,赢得现场掌声。谈及吕氏家族用 “过失簿” 记录善行、“义庄” 帮扶贫困时,68 岁的李大爷有感而发,认为这简直就是雷锋精神的古代版本,丁老师肯定回应,强调从《吕氏乡约》到现代志愿服务,“邻里守望” 精神一脉相承,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课程结束后,“流动博物馆”展示区域迅速成为焦点。志愿者在文物展板前为居民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大家听得全神贯注,不时发出惊叹。在文物复仿制品展示环节,青瓷提梁倒灌壶以其 “水从底部入、翻转不漏水” 的精巧设计,引得众人围观,居民们纷纷凑近观察壶内构造,积极与志愿者互动。张阿姨惊叹于千年前的高超科技,还拿出手机拍摄细节,打算分享给孙子学习。在金银器填色区,居民们为鎏金团花纹银盒的纹饰赋予新色彩,有人忠实还原古朴色调,有人大胆创新晕染,为古老纹饰赋予新的色彩,展现了文化传承的多样性和创新性。

此次活动成效显著,不仅让居民们得以深入领略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科技的卓越智慧,更借助互动体验的形式,极大增强了大家对历史的浓厚兴趣与认同感。陕西省志愿服务联合会副秘书长刘文化感叹道,“博物馆与社区以‘流动 +’模式持续激活了文物中的人文精神,让社区成为文明传承的活态课堂。这一活动充分彰显出陕历博在文化传播与教育领域的创新探索,更展现出其以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的积极担当!”(投稿部门:社会教育部;撰稿人:刘娟;审核人:呼啸)


责任编辑: 陕西历史博物馆
上一篇: 西安碑林博物馆举办讲解员礼仪素养培训 下一篇:陕历博无障碍案例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新实践案例名单